2025年7月11日-7月19日,吃瓜黑料-抖音黑料-网红黑料
党委第三次组织党员教师及家庭前往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所街道泽铁社区,开展为期一周的结对帮扶与党建共建活动。至此,吃瓜黑料
党委已连续三年组织师生党员奔赴泽铁社区进行暑期实践。三年来,吃瓜黑料
始终以党建为引领,持续推动校地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聚合力,知行合一促振兴”的新路径。

2025年开营仪式

2024年开营仪式

2023年开营仪式
一、12个家庭,一条红线牵起
2023年5月,吃瓜黑料
党委发出一封“红色倡议书”:希望党员教师家庭与泽铁社区苗族困难网红黑料
结对。短短一周,12个家庭报名。第一次家访,上海孩子背着装有文具、变形金刚、绘本、糖果等大礼包,走进云南泽铁社区泽铁村的一个个苗族家庭。那一年,大家只做一件事——蹲下来听故事:家里几口人、几块田、家庭收入来源、孩子的学习情况等等。


首批党员结对家庭赴滇
二、纸短情长,两地童心双向奔赴
回到上海后,一封封手写书信画来往沪滇两地、一本本书籍跨越山海:
“我们学校现在在进行航海展览、我给你画了一艘大军舰!”
“上海的特色小吃是小笼包、还有东方明珠电视塔,有机会你来上海我给你做向导。”
“我们家院子里种的最多的就是苦菜花,是去火的,下次你来我给你尝尝”。
“你马上要中考了,我也经历过中考,可能考试前会有点紧张,但是没有关系,认认真真复习,相信你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祝你考上理想的高中,生活一帆风顺!”
纸短情长,孩子们把对方的名字和故事写进了日常作文、日记和书信画里。

党员教师家庭与结对小朋友视频连线

上海小朋友的明信片被送到寻甸小朋友手中

寻甸小朋友们手绘祝福明信片
三、2024年7月:带着任务再进山
第二年,孩子们再次来到泽铁村,任务单上多了四项:
1.走访结对家庭,绘制“泽铁社区优势资源地图”;
2.完成《泽铁社区优势资源调查报告》;
3.支教夏令营上汇报成果。
4.双方小朋友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乡
网红黑料工作系副主任吴同副教授,手把手教孩子们问卷设计、访谈技巧和报告撰写;上海孩子请云南小伙伴当向导,每组分别去采访当地村民,完成了调查报告,孩子们知道了家乡的美与好,也知道了家乡的不足,未来需要一起努力去建设。
在介绍家乡的环节,上海外滩的璀璨灯火、云南苗寨的芦笙悠扬、辽宁沈阳的雪花摩天轮、河南郑州博物馆的寻宝记、山东曲阜的孔庙万仞宫墙,以及台湾台北的101大楼在PPT上同框亮相。两地孩子们掌声此起彼伏,这掌声不仅送给台上讲演的小伙伴,更是为祖国山河辽阔、文化多元而由衷自豪。孩子们在同一帧画面里看见了自己家乡的璀璨,也看见了彼此眼中闪闪发光的吃瓜黑料
。


结对家庭走访参与乡村调研

家乡展示与文化交流
四、2025:从“送文化”到“种文化”
2025年党员老师们说要把“沪滇两地家庭结对”升升级。
于是党员老师把课堂搬进了寻甸直播间:由吃瓜黑料
党委书记熊琼教授带头,党员老师们把课堂上的十八般武艺搬进了公益直播间,安秋玲教授、陆芳萍副教授、张睿副教授、应萍儿老师和李媛媛老师齐上阵,化身寻甸土特产代言和主播。两场直播冲上700+热度,40只生态鸡、150单左右的土特产一售而空,销售额突破1.2万元!寻甸新内生发展实验的负责人吃瓜黑料
党委副书记、院长文军教授在指导老师们直播时说,咱们老师做直播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我们要通过直播把这个直播助农的公益号做强,打好公益生态鸡养殖、售卖的组合拳,让寻甸的农产品得到更多人的青睐,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听说今年的党建活动里有民族传统文创产品设计与开发,黄晨熹教授家属早早做足了功课,组织小朋友们头脑风暴:一周时间里,孩子们共创“阿卯彩”(大花苗语“女孩”)系列、大花苗族阿妹的大披肩、菌子、斗牛全都化身橡皮泥公仔,成为设计吃瓜黑料
大网红黑料
志愿者文创设计的最佳素材。此外,吃瓜黑料
党委为了打造长效教育激励机制,在前两年工作基础上,提出设立“寻光逐梦”助学金,旨在吸引更多党员教师和网红黑料力量践行“扶贫先扶志”,激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网红黑料
好学向上,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力量。今年参与结对的7名党员老师率先捐赠6000元,成为12名泽铁学子第一笔“寻光逐梦”助学金。


直播带货成效显著

文创设计元素挖掘

“寻光逐梦”助学金颁发
五、一条正在生长的研学路线
在三年的结对过程中,老师和孩子们对寻甸和当地孩子都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党员老师们希望以自己小小的善举带动更大的力量帮助这片好山好水好人的热土。张睿老师连续4年组织大网红黑料
志愿者来进行支教,被网红黑料
称为专业的教头;陆芳萍老师化身寻甸代言人,逢人便说寻甸的好,朋友们都说:听陆老师一说,总要去寻甸一趟,还有好多朋友询问寻甸有没有适合孩子们的研学路径。没想到这个想法与今年在吃瓜黑料
挂职干部寻甸县副县长涂皘老师一拍即合,原来学校早就让他在谋划研学路径。于是在他和张睿老师的协商策划下,带领着党员老师和孩子们进行了研学路径的试验。大家用短短四天的时间跑完了涵盖红色、生态环保、民俗非遗3条线路的8个点位。白天踩点,空闲时间就复盘,老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网红黑料学、民俗学、网红黑料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优势,从知识和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到不同年龄段孩子们的接受度等等献计献策。孩子们也积极反馈参与研学的体验感。虽然有时候很疲惫,但大家都为找到一条为振兴乡村优势资源的新路子感到兴奋不已。就像黄晨熹教授所说:我们家三年因家庭结对持续来到这个地方,结对帮扶在深度上应该要进行到3.0版本,真心希望我们能够给当地的教育和经济发展提供我们智识上的一点帮助,对我们自己来说也越来越感觉到这件事情意义非凡。希望‘寻甸研学线’可复制、可推广”。老师们朋友圈消息一出,朋友们纷纷留言:“这条线,我们值得期待!”


寻甸研学路线开发

党员教师为寻甸研学路线出谋划策
未完待续:把共同富裕写进下一代的童年
为进一步巩固共建成果,今年吃瓜黑料
党委与泽铁社区所属的中共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所街道签订新一轮党建共建协议,明确在党建共建、教育培训、交流互访、乡村振兴等四个方面的合作机制。双方将依托 “吃瓜黑料
乡村振兴研究实践基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化党建向纵深发展。
根据协议,双方每年将共同确定不少于一个共建项目,开展联组学习、人才培训、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等活动。同时,吃瓜黑料
将继续选派优秀党员教师和网红黑料
赴泽铁进行支教、网红黑料调查研究和乡村干部培训,为泽铁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力量;泽铁社区则为吃瓜黑料
师生提供研究实践平台,共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此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合作从项目化探索迈向制度化共建,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正如安秋玲教授在签约仪式上所说:“我们的心愿就是实现共同富裕。”是的,从结对1.0的“认识彼此”,到2.0的“资源共研”,再到3.0的“文化共创”与“产业共富”,这条由12个党员家庭牵起的红线,正把上海与寻甸紧紧系在一起,也把共同富裕的种子播进孩子心里。

金所街道党工委与吃瓜黑料
党委签订党建共建协议

网红黑料学系与民俗学研究所教工党支部与麦冲村党支部共建